欢迎访问中国青岛网  今天是 2025年02月07日 星期五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要闻

集中力量抓好、办成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好事

在国务院新闻办23日举办的“推动高质量发展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,民政部部长陆治原介绍,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民政领域改革作出部署,主要涉及社会救助、儿童权益保障、残疾人关爱服务、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、社会组织管理、慈善事业发展等方面。民政部将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政策措施,一项一项地抓好落实,推进民政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、新成效。

近年来,民政部从强化基本民生保障、发展基本社会服务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,切实保障各类困难群众基本生活,加快提升养老、区划、婚姻登记等服务管理水平,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和慈善力量作用。陆治原说:“下一步要着力健全四个体系:一是健全政策制度体系,加快制定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、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等领域的制度文件;二是健全服务保障体系,加强普惠性、基础性、兜底性民生建设,逐步将保障对象从特定群体向更多需要帮助的群体转变;三是健全监督管理体系,抓紧在社会组织管理、养老服务等领域制定一批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;四是健全社会参与体系,从主要依靠政府资源,逐步向以政府为主导,积极发挥市场、社会等多方力量作用转变。”

人口老龄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,怎样养老是每一个人的实际需要。“今后,要像上学有学校、看病有医院一样,养老服务同样要有相应的机构设施网络,重点建设县(区)级综合养老服务平台、乡镇(街道)区域养老服务中心、村(社区)养老服务站点,构建贯通县(区)、乡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三级养老服务网络,也就是说要把服务网络体系全面建立起来。”陆治原表示,养老服务要顺应绝大多数老年人居家养老的习惯和意愿,培育建好社区养老服务机构,要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助餐、助浴、助洁、助行、助医、助急等上门服务,巩固居家养老服务基础地位;聚焦老年群体需求,发挥社区养老服务依托作用,发展社区日间照料、社区老年食堂、康复护理等为老服务项目,让老年人实现在“家门口”就可以养老。

助餐是老年人排名靠前的服务需求。一些老年人尤其是高龄、空巢、独居、失能老年人,面临着做饭难、吃饭难的问题。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说,今年中央财政安排3亿元引导资金,支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,各地结合自身财力和实际情况,为老年助餐服务提供优惠措施,为服务企业和经营主体提供扶持政策,同时鼓励公益慈善组织、爱心企业人士积极参与,通过政府补一点、企业让一点、社会捐一点等方式,为老年助餐服务提供支持。“助餐服务要坚持公益属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,突出‘助’的功能,会同相关部门完善和落实扶持政策,重点服务高龄、空巢、独居、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就餐刚需,帮助经营主体降本增效,实现持续发展。”

社会公众对公益慈善的关注度、讨论度和参与度越来越高。截至目前,全国登记认定的慈善组织超过1.5万家,公益慈善在乡村振兴、科教文卫、生态保护、应急救援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民政部新闻发言人、办公厅主任刘喜堂说,今年9月5日,新修改的慈善法正式实施,民政部将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,目前已经出台并施行的有《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办法》等3个文件,还将制定修订8项规章政策,涉及慈善组织管理、慈善信托、公开募捐服务平台管理、信息公开等内容,为公益慈善行为定制度、立规矩。透明度和公信力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根基,刘喜堂介绍,民政部近期主要进行两项工作,一是持续实施“阳光慈善”工程,主要是指导督促各类慈善组织依法依规全面、真实、准确地公开各类慈善信息;二是部署开展慈善组织管理漏洞和风险隐患全面排查整治专项行动,进一步规范慈善组织行为,加强慈善领域行风建设。(经济日报记者 敖蓉)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中国青岛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腾讯云秒杀
阿里云服务器